聖士提反附小票據增至200萬 面試有幾難?
發布時間: 2016/06/02 19:09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7
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去年推出面額為 100 萬的「定期票據計畫」,票據持有人可提名一位學童優先入讀小一,今年續推,票據面額更由 100 萬增至 200 萬。不過,不論是否有購買定期票據,報讀該校的考生都需要經3輪面試,並純粹以面試表現評分。
家長付巨額仍趨之若騖,大抵其令人羨慕的校園環境也記一功,甫入學生宿舍,幾乎人人也可有一片無敵海景;校舍本身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。校長衛燕華說:
校園每一角都有綠色,有山有水。我覺得可以令到兒童胸襟廣闊,在開揚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情緒也會開朗些。當然,我很感恩,學校有這種環境,畢竟在香港並不容易。
設3輪面試
該校將於 6 月 20 至 24 日招收 17 學年小一學生,並將於本周六(6 月 4 日)舉辦小一入學簡介會。學校每年招生情況相若,設 3 輪面試,首輪小組面試預計於 8 月底進行,每組約 10 人,面試會以英語、粵語及普通話進行,老師會先讓小朋友看圖書、畫畫等,再安排一些遊戲及任務要求小朋友完成,以作評分,主要看小朋友是否合群及觀察其性格。
重視品德 中西合璧
學校德育課兼採中西文化,校方從中調適,使兩者平衡,強調不是「教」德育。衛校長說 :
我最重視德育課程,孩子沒有好品德也枉為人,他大個讀書很叻,心術不正就大件事。只要孩子做個好人,學術稍遜也沒問題。
學生多來自中產家庭,她覺得需要讓他們接觸世界真實一面,了解基層、殘障人士需要,配合校本課程。
要長時間去接觸,並不是做一次服務便算……因此,學生會長時間探訪同一長者,建立關係,為他們寫故事,並且出書。
每周有不同的德育主題,定期邀請嘉賓演講,像體操運動員李小鵬、天生沒四肢的 Nick Vujicic 曾來訪學校兩次,令學生明白其堅毅精神,背後曾付出的努力等。
愛探索 增學習動機
學校被形容為 Happy School,每年 3 次考試,沒有測驗,而升中壓力亦較少,容許學生有探索興趣的空間。
衛燕華欣賞 IB 的自主學習模式,直指新一代要獲得知識太容易,怎樣真正活用、學習態度等才更重要,因此學校主張 Inquiry-Based Learning(IBL)理念與 IB 近似。
像三年級的課程,有『食物』主題,每本書都會講營養,講食物金字塔……識詞彙,學知識重要,不過,是否我俾所有資料你去睇便行?應該怎樣去學?
就「食物」的題目,學生不是從食物金字塔去發掘知識,當中如「食物中毒」,要逐步找到食物中毒源頭;亦有人以漢堡包的營養作分析,所發掘的知識遠較書本多,卻是學生從興趣出發找資料:「他們都學到基本資料,你不用框住他。」
學校不會轉為 IB 課程,她強調傳統基礎教育,對鞏固知識有幫助,而做 Project,學生透過討論、分析資料,更能掌握方法學習。
用 IBL 是 hold 住學生一團火去學習。起屋,你用哪個設計都好,最重要也是基礎——文法、詞彙、寫作技巧都要學,否則怎樣 present?技巧一定要學。
她續說,本地數學與外國相比,課程內容相同,但要求、定位有分別,因此,不能完全用外國的教育模式。
宿舍生活 建立規律
逢星期一至四,六年級的學生均需留校寄宿,放學後吃過茶點,5 至 6 時半做功課,並且有主科老師協助。晚飯後練樂器約半小時,然後宿舍安排各項生活技能訓練、外出文娛活動;準時上床、起床……這種規律,有幾多高小學生做得到,又做得好?
宿生舍監楊靈曦表示,不少學生開始寄宿時難免不習慣,像穿過的襪、衣服掉在床底。
在家習慣有人執房,很隨手便掉,在這裏要自己拿衫去洗衣房。若屢勸不改,也有小懲罰,像要他幫手執碗筷,訓練他有手尾。
撰文 : 羅惠儀 TOPick記者